秦文公从戎、狄手中夺回岐山之地后,利用当地雄厚的农业基础,励精图治,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完成了秦国从游牧经济向较为发达的农耕经济的转变。至秦穆公时,国家已初具规模,穆公亦是一代英主,对内礼贤下士,广聚贤良,重用百里奚、蹇叔为相,修持国政,教化民风;对外采取“以德为主,恩威并施”的手段,广布恩德于诸侯,注重秦国在列国中威信的培养,此举为秦国赢得了良好的外交形象,为日后霸业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穆公在位期间对于秦国国家实力的提升和国家影响的扩大所作出巨大的贡献,然而其能够身居春秋五霸之中,这还要从“三置晋君”的功业说起。晋献公二十六年,献公薨,荀息遵遗命立奚齐为君。权臣里克未等献公下葬,即弑奚齐于丧次。荀息又立奚齐弟悼子,里克不服,竟弑新君于朝堂之上。荀息与里克抗争不过,也为乱党所杀。里克等权臣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打算立为新君。重耳见晋国局势动荡,形势迷离,就谢绝了里克的邀请,暂不回国就位。里克又向身居梁地的公子夷吾发出邀请。夷吾亦见晋国争斗惨烈,内乱不止,故而决定以汾阳邑为饵封里克,作为内应;以晋河西之地赂秦国,引为外援。故秦穆公发兵送夷吾如晋,是时齐桓公闻晋内乱,也率诸侯入晋,与秦共同拥立夷吾为君,是为惠公。惠公并非守信之人,得位之后,立即翻脸,对内不与里克封邑,反夺其权,又恐生变,赐死里克,并大肆诛杀世卿权臣;对外拒绝割让河西地给秦国,引起秦国不满。对于惠公这种毫不守信的无道之举,世人也多有不服。惠公四年,晋国发生饥荒,只得向秦国求援,穆公不计前嫌,采纳百里奚的意见,行“泛舟之役”,运粮接济晋民,当时秦国粮船从雍都到绛络绎不绝。但至五年,秦国受灾,向晋国借粮,惠公不讲信义,非但不借粮食,反而乘机举兵伐秦。穆公忍无可忍,亲自将兵大败晋师于韩城,并且生俘晋惠公。后经穆公夫人(惠公姐)多方周旋,且质太子子圉于秦,惠公方才得释回国复位。惠公十五年,晋惠公卒,子圉亡秦而归晋,秦国怨恨子圉亡归,又恐其像其父一般言而无信,穆公最终迎公子重耳于楚地,派出兵车护送重耳归晋即位,是为文公。归国后,文公果断斩杀子圉,灭其党羽,内得赵衰、狐偃、先轸等一干贤臣相辅,外有西秦穆公相助,很快稳定了国内局势。此后,晋文公又在秦国的帮助下,在城濮大破楚军精锐,并于践土朝觐天子,会盟诸侯,向周王献俘,成为继齐桓公之后中原的新一代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