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孙子兵法》的流传,一些“失其旨要”的情况屡见不鲜,近来有些学者为了标新立异,提出孙子是一位主张放弃武力、放弃战争的“和平主义者”,而“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成为了他们这一理论的直接证据,对此飞刀不敢苟同。实际上,《孙子兵法》十三篇从头到尾都在讲战争、讲战法,但没有一篇是在讲反战的;而孙子本人作为“兵家”的代表也是一个充分重视和强调武力作用的人,并将军事的作用提高到国家存亡,即“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高度,孙子从来没有反对过战争,反对的只是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的“浪战”。
春秋时期,周室暗弱,五霸叠兴、列强争雄,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争霸过程中,任何一国均不可能以一己之力而抗天下,强国应该以引诱、施压、结盟等多种政治外交手段,辅佐其正面的军事行动,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既有胜利之实,又未过度地消耗自身的力量,这就是“谋攻”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核心的“谋攻”理论,即孙子在其兵法《谋攻篇》中提出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讲求以智谋进攻对手,通过低代价的完全胜利,从而达到“兵不顿而利可全”的战略目的,此理论历来为各派兵家所倡导,也是东方兵学“以计代战”风格的渊源所在。
“不战而屈人之兵”既是境界,又是手段。作为境界,它倡导兵不血刃,击败对手,获得全胜,复国家以安定,还民众以和平。正所谓,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方显其王者本性。作为手段,则指的是以绝对的军事优势、充足的物资保障和强大的战略态势作为基础,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一切非军事手段,辅助必要迅捷的军事打击,旨在击垮对手的信心和瓦解敌军的斗志,在避免直接交战或将战争行动降至最低的情况下,迫使敌人屈服,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胜利。老子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雷霆一击是必须要有的,但必须迅捷,不可持久行之,这就是“道”。人们只有将自己渺小的生命融入无形的大道,才能进退自如、无往不利。战国末期,秦国挫败信陵君发起的六国合纵就是一个“伐谋”的经典案例。安釐王三十年,信陵君无忌返回魏国,联合山东诸国合力进攻秦国,在河外击败了秦将蒙骜。随后联军一路西向,声势浩大,秦军合战不利,节节败退。此时,秦国君臣经过认真地分析发现,信陵君和安釐王虽为兄弟,但安釐王一直很忌惮信陵君的才能和势力,又因“窃符”之事使得二人之间矛盾更加激化,如今只是迫于秦国的外在威胁,安釐王才不得不允许信陵君在外将兵,以解燃眉之急。因此,秦国针对这一矛盾,展开了积极的“谋攻”行动,一方面派出细作将“秦国不敌山东联军,只得被迫尊信陵君为魏王”的示弱言论散布出去,制造舆论,另一方面善待在秦国作人质的魏国太子增,以此缓和秦魏间的矛盾,并离间信陵君和安釐王之间、魏国与山东各国之间的关系。这一谋攻举措果然奏效,安釐王在秦军威胁减弱的情况下,唯恐信陵君得势后取代自己,故而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权;山东联军也由于魏国和秦国的暧昧关系而相继罢手撤兵;信陵君在返回魏国后,为了自保只得终日沉迷于酒色,很快也病故了。战国最后一次声势浩大的合纵攻秦,就这样烟消云散了,“谋攻”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