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读大学的表情
前不久,与一位朋友回到母校,我们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这所名校。我的朋友离校二十多年奋斗至今,已是国内有名的金融家。我们走进校园。在樱花道上、在樟木林里、在图书馆中、在逸夫楼前,看到或读书或漫步的学生们,朋友禁不住发出感叹:“怎么现在这些学生的面部表情都这么冷漠,这么困惑,我们当年哪是这样!”
朋友的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们,他们的面部表情是什么样的呢?快乐、坚定,脸上浮漾的是勃勃的生气,眼瞳中闪耀的是对未来的渴望。此种表情,完全可以套用毛主席的词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二十多年,应是两代人的概念。为何上一代的大学生快乐而坚定,这一代的大学生冷漠而困惑呢?这二十多年,恰是中国最好的一段时光,自小平同志倡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从一个贫穷、落后、闭关自守的国度迅速变成一个丰富、和谐、生机盎然的国度。学生的表情即是学校的表情,为何我们的大学生的表情,同整个中国的既充满自信又充满渴望的表情不那么一致呢?
是学生错了,还是学校错了?是学校错了,还是教育风气错了?是教育风气错了,还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出了偏差?
1977年,小平同志做出决策恢复高考。一年三届,即1977、1978、1979三级的大部分学生,入校之前,几乎都有着忧患人生。丰富而曲折的人生阅历,保证他们学习热情不会消退。这种学习不仅专业,而且社会;不仅顺从,而且叛逆;不仅吸纳,而且思考。正因为这样的海纳百川式的学习,保证了以老三届为龙头的80年代的大学生们,一旦完成学业走出校园,立刻就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改革大业的生力军。今天,各个行业,无论是政界、商界还是学术界,都是这帮人在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