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一次不忠,百次也用(1/3)
怎么样用人?用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困惑着历代的统治者。由于历史上得一士而国昌,失一士而国亡的例子实在太多,因此统治者对待人才难免有点吹毛求疵。他们一方面个个标榜自己是“野无遗贤”,另一方面又攘着“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于是,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人生在世难免会犯错误,“一次不忠”只要他是个人才,其知错能改,改过之后,下次还用,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
有过改过,改过则用
“有错改错,无错加勉”,是一句至理名言。圣人也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仅仅是因为一次的过错而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全部否定,这绝不是选才用人的好办法。学会扬长避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用人态度。
苏威作为隋初著名的宰相,在任职期间尽职尽责,政绩“优异”,为世人所称道,但是当初隋高祖杨坚发现和使用苏威这个人,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苏威(542-623),字无畏,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人。西魏名臣苏绰之子。苏威早年也不得志,纵使有再多才艺,也苦于无用武之地。后来,一位高大将军看重了他的才华,便屡次向还在北周做丞相的杨坚推荐苏威,陈述苏威的才能。于是杨坚把苏威召来,并引到卧室内交谈,两个人谈得很投机,真是“相见恨晚”。杨坚很欣赏他,便打算与他共谋大计。后来苏威听说杨坚要废周立隋,自己要称帝,以为此举大逆不道而不愿辅佐,遂就逃回到家里,闭门不出。高大将军要追他回来,杨坚说:“他很有骨气,他现在不想参与我的事,先让他去吧。”
杨坚建隋即位后,又想到了苏威,便想请他出山。大臣们都说苏威当初拒绝了你,现在也不会忠于你的,但杨坚不计前嫌请苏威出来辅佐他,并授苏威为太子少保,追赠苏威的父亲为邳国公还是让苏威承继父爵。而苏威认为自己并未参与这件事,对自己的名誉也没什么损害,于是,就同意出来辅佐杨坚。杨坚不久又让苏威兼任纳言、民部上书两职。苏威上书推辞,杨坚下诏说:“大船承载重,骏马奔驰远。你兼有多人的才能,不要推辞,多干事情吧。”由此可见杨坚对苏威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