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东南亚、南亚佛教史(1/3)
东南亚、南亚是位于中南与印度半岛之间的国家,自古即深受佛教文化的熏陶,虽然相继有婆罗门教、印度教、***教、基督教的交替存在,但这些国家至今仍深具佛教色彩,例如:庄严的寺院、宝塔,是时人巡礼的古迹圣地,佛教节日[1]是全民参与的庆典。此外,僧侣地位的崇高、民众信仰的虔诚、完善的僧伽管理机构、僧伽教育普及,在在都突显佛教在东南亚、南亚的成熟化。由于东南亚国家与佛教有缘的很多,本章仅介绍南传佛教系统的五个重要国家,以及南亚国家中,三个佛教历史悠久的国家概况。
一、斯里兰卡佛教
斯里兰卡,古称“师子国”、“锡兰”,该国佛教是在印度第三次经典结集后(公元3世纪),由阿育王派遣其子摩哂陀所传入,当时的国王天爱帝须为摩哂陀建大寺,并于此寺举行第一次三藏结集[2],此寺乃成为锡兰上座部(赤铜牒部)佛教的起源。尔后,摩哂陀的妹妹僧伽蜜多也前来建立比丘尼僧团,使得锡兰拥有完整的僧伽组织。
公元前后,佛教分化为两派:一是大寺派,仍为上座部佛教的根据地;一是无畏山寺派,则以大、小乘兼弘,声誉逐日提高,而后由之分化出一部为逝多林派[3],三派之间以无畏山寺派为盛。4世纪时,觉音论师在大寺完成三藏的巴利文翻译[4],并完成一部佛教百科全书《清净道论》,而奠定大寺派的复兴与教学基础。与之同时,《岛史》、《大史》[5]也相继编著问世,是为锡兰佛教兴盛时期。
11世纪南印度侏罗人入侵,佛教也遭到严重迫害。12世纪时,波罗迦罗摩巴忽一世在位,力振佛教,结集上座部三藏,因此确立大寺派为锡兰佛教的正统传承[6]。
13至17世纪,锡兰为葡萄牙、荷兰等国侵占,佛教再度受挫,直至18世纪才由泰国长老优波离等人复兴。目前斯里兰卡的主要佛教团体有“摩诃菩提学会”、“世界佛教徒联谊会”、“青年佛教会”、“斯里兰卡佛教联盟”等,其中前二者致力于国际弘法上的卓越贡献,使斯里兰卡成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