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和“十字架”(1/3)
我很钦佩前辈翻译家想像力之丰富,把埃及法老的陵寝,译成“金字塔”,把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标志,译成“十字架”。不但符合严复所云翻译三原则“信、达、雅”的标准,而且充分体现出汉字的象形功能。我也很诧异时下翻译家应急力之不足,对于纷至沓来的新事物,特别是电器,简直来不及用汉字定名,表现得束手无策,就只好让“卡拉OK”、“VCD”、“BP机”登堂入室,不伦不类地混迹汉字之中。如果造字的老祖宗仓颉再世,看到这些洋字码夹在方块字中间,一定会发出九斤老太之憾吧?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除了非洲丛林中极封闭的部族,都不可能隔断与世界的交流,都不可能不吸收一定数量的外来语。汉语也是如此,早先的“葡萄”、“菠菜”、“胡同”、“涅槃”,稍后的“干部”、“雪茄”、“咖啡”、“可可”,就是这样从西域,从佛教,从日本,从西方引进来的直接译音的词语,年长日久,约定俗成,外来语被接受和溶入,也丰富和扩展了汉语言。因此,在这个世界上,除非与世隔绝,尚未开化的部落,除非极端保守,妄自尊大的民族,通常不拒绝外来语。
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当时比较新潮一点的,如创造社,如狂飚派,都喜欢在作品中使用外来语,以示赶上时代。不说“政变”,而说“苦迭打”,不说“香烟”,而说“淡巴菰”,不说“电话”,而说“德律风”,不说“无产者”,而说“普罗阶层”。甚至在当时知识分子的口头语中,什么“小布尔乔亚”,什么“罗曼蒂克”,也是很普遍的,一时间,竞相时髦,蔚为风气。
但是,凡比较完备的语言文字体系,由于其自身的历史传统,所形成的无比丰厚的文化积累,广博的知识结晶,必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