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经验主义开拓了科学哲学的“语言学转”,在区分观察语言与理论语言的同时,也区分了发现问题和证明问题,认为研究证明问题才是科学哲学的真正使命,而发现问题则不属于科学哲学家的任务。赖欣巴哈在《科学哲学的兴起》中指出:“对于发现的行为是无法进行逻辑分析的;可以据以建造一架‘发现机器’,并能使这架机器取天才的创造功能而代之的逻辑规则是没有的。但是,解释科学发现也并非逻辑家的任务;他所能做的只是分析所与事实与显示给他的理论(据说这理论可以解释这些事实)之间的关系。换言之,逻辑所涉及的只是证明的前后关系。”[1]
一、汉森的《发现模式》
N.汉森非常不满意逻辑经验主义专注于证明问题而不顾发现问题。在《发现的模式》一书中,汉森认为科学的发现过程远比研究结果更丰富,也更有意义。这是因为,科学发现过程绝不是简单的归纳过程,也不是事实材料的简单堆积。例如,物理学理论提供了一些使经验材料在其框架内成为易于理解的模式,这些模式乃是概念的格式塔。理论不是由所观察到的有关现象的各个片断堆砌而成的,它还使人们有可能去进一步察觉一些现象,而科学理论就是把现象安排成有条理的体系。这些体系是按反向程序,即以逆推方式排列起来的。理论是作为显露前提所必然会得出的结论总和出现的。物理学家从所观察到的现象属性,力图找出一种能获得基本理论概念的合理方法,借助这些概念,那些现象属性就可以得到切实可靠的解释。[2]在这里,汉森刻意强调了假说的形成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科学理论的发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归纳,而是对异常现象的“逆推”,这种“逆推”就是形成对现象解释的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