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随感录

建筑空间的人性化

字体:16+-

据说正在建造中的久置大厦将采用种种措施克服高层建筑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并将引入人本化、智能化、生态化等新理念,尤其是通过空中花园的建设,强化绿色景观,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所有这些别具创意的理念和措施,听来都是令人欣慰的。

近几年来,常常听到人们这样说:“上海长高了。”其实,所谓“长高了”,也就是出现了一大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尤其是浦江两岸新崛起的摩天大楼群,其设计之大胆、气势之磅礴、风格之迥异,即使与纽约曼哈顿的建筑群比较起来,也难分轩轾!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高层建筑的负面价值的人,却以鄙薄的口气称它们为“水泥森林”。且不说当今的高层建筑所引起的环境的“石化”,就是一般城市里砖石建筑的蔓延,也早已使德国敏感的历史学家施宾格勒陷入深深的忧惧之中。他认为,历史上不少种族的文明都源于生机盎然的乡村,但最后却毫无例外地在城市的“石化”环境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斯宾格勒的忧惧也许并不适用于今天的生活,但淡化“石化”环境的压抑感,使建筑空间具有更浓重的人文气息,却是当代建筑师、设计师和管理者追求的重要理念。按照我的看法,建筑空间的人性化似乎还应考虑下面一些因素。

其一,中国建筑物的设计通常有一个未曾言明的前提,即所有的建筑空间都是提供给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使用的。毋庸讳言,在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总是使用各种建筑空间的主体,因此,建筑空间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基本需要并没有什么错误。然而,如果彻底地贯彻人性化的理念,就必须考虑到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如儿童、老年人,尤其是残疾人对建筑空间的使用。在西方国家,一般的公共建筑都设有残疾人的泊车专位、电话专位、厕所专位、电梯专位和其他相应的、必要的设施。平心而论,上海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化的都市,在城市生活,包括建筑如何人性化方面也学得很快,但细心的观光者一定会发现,在这方面也存在着许多盲点,有待于不断地改进并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