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随感录

语文教学必须改弦更张[1]

字体:16+-

经常听到用人单位反映,有些大学毕业生的文字能力太差。其实,何止大学毕业生,在硕士生、博士生中间,文字能力很棒的也不多见。有的博士生甚至连“的”“得”“地”这三个字怎么使用也分不清楚,文本中的破句和错句就更多了。众所周知,虽然传统的语文教学并不完善,但一般的小学毕业生在文字表达上已经有相当的基础。对比之下,为什么今天的语文教学效果如此之差?值得我们加以深思。

据我们所知,当今的语文教学之所以收效甚微,与不断地被强化的应试教育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教语文和学语文的第一动机都是为了使学生在相应的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而不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准确地、有效地使用语言,于是,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按照西方国家首创的TOFEL、GRE等考试方式,使语文考题形式化、使答案标准化,就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把语法作为主要的考查对象是最省事的,也是最易于出考卷和批阅考卷的。对于学生来说,既然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考好这门课,所以他们感兴趣的只是做历年来的语文考题和猜测考题。这样一来,能否准确地猜测和解答语文考题,竟成了评价语文教师和学习语文的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至于究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准确地运用语言知识,反倒成了一个边缘化的、无足轻重的问题。正是应试教育制度所造成的这种颠倒,产生了我们上面提到的种种怪现象。

显然,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深入地反省以应试教育制度为核心的教学思路,确立以提高素质和实际使用为中心的语文教学的新思路。在我们看来,这一新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关键性的措施中。

第一个措施是,在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熟读乃至背诵历代文选中最有代表性的范文。由于受年龄的限制,有些小学生和中学生也许还不能完全地理解这些范文的含义,但在我们看来,这没有什么关系。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理解这些范文的内容的。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范文的阅读和熟记,学生们自觉地认同并继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至于大学生和研究生,应该引导他们深入阅读孔、孟、老、庄等经典作家的代表性的文本,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古人说:“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学生们与历代文选的对话越深入,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基础就越扎实。不用说,这个措施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它的立足点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文字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自觉地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认同,从而在语文学习中始终站在制高点上,而不坠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