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随感录

从“滑铁卢”的比喻说起[1]

字体:16+-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统率的法国军队与惠灵顿统率的联军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发生激战,结果法军大败,拿破仑被迫第二次退位,并被流放到圣爱伦岛。在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后,“滑铁卢”这个地名就成了失败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用这个词来比喻某一行为主体所遭受到的挫折、损失或失败。

毋庸讳言,“滑铁卢”的比喻已为人们普遍接受,但细细想来,这个比喻存在着不妥之处,有必要加以澄清。在笔者看来,“滑铁卢”这个词是不能抽象地加以运用的,因为相对于法国皇帝拿破仑来说,“滑铁卢”是失败的象征,但相对于联军司令惠灵顿来说,它又是成功的象征。也就是说,“滑铁卢”这个词兼具“失败”和“成功”的双重含义。人们对“滑铁卢”比喻的运用可以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表明他们思想深处潜藏着一种顽强的、单向度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外国人和中国人似乎都无法幸免。记得在“**”中,这种思维习惯就表现得十分突出。当时,人们习惯把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如节约还是浪费一分钱,提升到政治路线的高度上。但他们显然忽略了思维中的另一个向度,即他们同时也把政治路线贬低为一分钱!提升和贬低、破格和降格、规定和否定,本来就是同一个徽章的两个方面。

这种单向度的思维习惯也在日常生活中到处显现出来。比如,几乎每个家长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咛自己的子女:在考试中做完试题后不要马上交卷,要仔仔细细地进行检查。这种叮咛就带有明显的单向度思维习惯,即家长只考虑到子女在重新检查试卷时会把原来答错的地方改正,却忽略了另一种可能性,他们也可能把原来答对的题目改成错误的。笔者就听到好几位学生说起考试中的这类憾事。举例来说,在解答英文试卷中的选择填空题时,有时候直觉比反复的思考更为可靠。如果给考生足够的时间去斟酌,他极有可能把原来做对的题目再改成错误的。类似的现象和教训,《战国策·齐策二》中的“画蛇添足”的故事早就告诉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