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Le plus grand ennemi du bien,c'st le mieux(好的最大的敌人是最好)。”[2]显而易见,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劝人们不要去追求、塑造或崇拜任何完美的东西。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求全责备的自然倾向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现出来。
肯定意义上的“完美性崇拜”
什么是“肯定意义上的完美性崇拜”呢?那就是崇拜者直截了当地把完美性作为自己追求和膜拜的对象。据说,天主教教皇庇护九世在1870年召开的梵蒂冈第20次大公会议上曾主持通过了著名的“教皇无谬误”的决议,那恐怕就是典型的肯定意义上的“完美性崇拜”了。这种“完美性崇拜”具有以下各种表现形式。表现之一是:当一个人在恭维另一个人的时候,他总是力图把对方描绘成一个绝对完美的、没有任何缺点的存在物。表现之二是:当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写推荐信的时候,其推荐词通常也会写得非常好,甚至把被推荐的对象描绘成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表现之三是:当一个人向他(或她)所热恋着的对象写情书的时候,也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所热恋的对象,甚至对象所接触的周围的环境完美化。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是也。表现之四是:当人们在向上帝祈祷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把上帝赞美为全智全能的、完美无缺的最高的存在物。所谓“崇拜产生完美”,良非虚言也。表现之五是:当人们在哀悼一个死者的时候,也会习惯性地掩饰其所有的缺点,把他(或她)描述为一个生前没有任何瑕疵的完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追悼词都是颂词,哪怕死者生前是一个恶棍或**。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指的是“将死之人”常常会趋善。实际上,当人们把一个“将死之人”作为自己的评价对象时,其评价也会自然而然地趋善。这里似乎有一种微妙的变化和暗示,即死亡将会勾销一切恶行。表现之六是:当人们为一位死去的著名人物,如政治家、艺术家、作家、哲学家、诗人等编纂全集时,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所谓“技术性的处理”,把死者生前留下的某些粗劣的作品清除,从而造成了“全集不全”的局面。这种故意造成的现象也深刻地反映出人们潜意识中对完美性的崇拜,仿佛维纳斯唯有“断臂”才能成为完美的艺术品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