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与道[1]
要说上海这几年的变化,真可以说是非常之大的。我想,许多人大概都有如下的感受:过去非常熟悉的地方,隔了一年半载,就变得完全认不出来了;昔日十分幽静的小街突然变成了集市贸易的中心;以前简陋破烂的棚屋也突然被装潢漂亮的高层建筑所取代。这种感觉的反差是如此之强烈,以至于一些常以“老上海”自诩的人也开始迷路了。无论是原来就居住在上海市区的人,还是来自于国内其他地方或世界各国的人,都开始以新的眼光来打量上海了。
有形的路
毋庸讳言,最能使我们感受到上海的沧桑巨变的,大概是上海马路的改造与变迁。据说,上海过去大大小小一共有1424条马路,新中国成立30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大量流动人口,尤其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族的涌入,随着各种车辆,尤其是出租车的大量增加,“行路难”几乎成了困扰上海人的最突出的问题。于是,全面改造上海的马路,尤其是那些车辆走不动的“瓶颈”,成了上海大变样的序曲。近年来,人们发现,许多过去显得十分逼仄的马路被大大地拓宽了;许多从未听说过的新马路产生了;高架公路、内环线、外环线奇迹般地涌现出来;地铁和轻轨也在人们的睡梦中悄悄地向前延伸着;在市郊,新型的、全封闭的高速公路的开通缩短了上海和周边地区的距离。尽管修路给市民们的生活和上下班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市民们对这一切都表示理解。事实上,谁都明白,没有这些暂时的不便,如何能换来新的交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出现呢?
过去,上海人常说:路归路,桥归桥。现在,他们突然发现,这个说法其实是十分荒谬的。路和桥难道是可以分离的吗?有哪一座桥不连着路,不是路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呢?又有哪一条长长的公路或铁路能够完全与桥分离开来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路是特殊的桥,而桥则是特殊的路。特别是高架路,不同时也是桥梁吗?难道近年来奇迹般以耸立起来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和数不清的立交桥、人行天桥不也正是特殊的路吗?其实,不仅桥的修建就是路的修建,还有近年来愈益令人注目的机场、码头、车站的扩展与修建,不也正是在修建特殊的路——陆路、水路和空中之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