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的金融海啸引发世界性经济衰退以来,人们对这场金融危机已经做出了许多诊断,但我认为,这些诊断几乎无一例外地蕴含着如下的错误:经济学家们一般倾向于把这场危机理解为金融危机,并把金融危机进一步归咎于美国金融政策的某些决策人,进而检讨这些决策人的思想理论基础——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而非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们则倾向于把这次危机理解为单纯经济领域内的危机,因而他们完全以“旁观者”或“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这场危机。
与流行的见解不同,我们把目前仍然在继续的危机理解为“综合性危机”。所谓“综合性危机”,意谓这场危机不是单纯的“经济危机”,更不是单纯的“金融危机”,它同时也是“治理危机”“文化危机”“价值危机”和“哲学危机”。因而我反对旁观者式的“危机外的反思”,而是主张当事人式的“危机内的反思”。事实上,只有当人们把这场危机理解为“综合性危机”,即所有其他领域也像经济领域一样处于危机中时,他们才真正地启动了“危机内的反思”,抛开“旁观者”或“局外人”的态度,把对“他者”的反思同时理解为对“自我”的反思。
显而易见,在这场“综合性危机”中,“金融危机”不过是一种表层危机。只要我们沿着这种表层危机思索下去,危机的更深的层面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事实上,那些必须对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负责的少数决策人和理论家,是不可能掀起全球性的金融海啸的,而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为什么这些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迎合了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
比如,金融政策中的次贷、信用卡、透支、分期付款等措施,普遍地得到了消费者们的认同。正是这种普遍的认同以及与之相应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才有可能最终构成全球性的金融海啸。那么,在金融危机没有发生之前,为什么人们对美国的金融政策采取普遍赞扬的态度呢?因为这些政策极大地刺激并提升了人们潜在的消费欲望,从而引导并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繁荣。然而,正像一根项链的承受力取决于每个环节的承受力一样,高度扩张化和符号化的整个金融系统的承受力也取决于每个环节的承受力。事实上,人们潜在的消费欲望也不是直接被这些金融政策激发起来的,而是通过电视、电台、报刊、城市道路两旁和上空的铺天盖地的广告而刺激起来的。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广告构成了“虚拟的实在”(virtual reality),对广大民众的消费策略和行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