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学科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毋庸讳言,学科建设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众所周知,在当今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院系中,拥有大量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对象的学士点、硕士点和博士点。如何通过学科点的建设,即总体上的学科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是我们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任何一门学科要保持自己的旺盛生命力,就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努力关注前沿问题,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防止已有知识的僵化和教条化。作为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也面对着同样的情形。所以,《意见》强调,“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必须具有前沿性,这里所说的“前沿性”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密切地关注并解答在我国当今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的现实问题;二是密切地关注并解答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的重大的问题。显然,缺乏这种密切地关注并成功地回应现实生活和理论研究中出现的前沿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就有可能脱离实际,失去自己的生命力。实际上,也只有在对各种前沿问题的积极回应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才能得到更新和发展。
其次,任何一门学科要以符合规范的方式向前发展,就要不断地反思其基础理论,以确保其科学性。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解释中,一直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倾向,即片面地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而忽视了它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科学性。在这种错误倾向的影响下,理论界和社会生活中都出现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的现象,如以前有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演绎成“种菜哲学”“养猪哲学”等,现在又有人把它解释成“证券哲学”“营销哲学”等。诚然,我们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但却不能把它庸俗化,使之蜕变成日常生活的管家婆。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概念,如哲学观、世界观、物质观、时空观、实践观、价值观的深入反思,以确保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奠立在牢固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