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随感录

走出自我的困境[1]

字体:16+-

我今天非常高兴,也很感动。因为有这么多同学来听课。这使我想起了1985年我们哲学系办过的“哲学与改革”的系列讲座。当时听众也是人山人海,连3108教室的窗台上都站满了。这主要不是因为我们的课讲得好,而是同学们对学术文化、对真理有执着的追求。这种求知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我首先应该表示真诚的感谢。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走出自我的困境”。讲到“自我”,可以说没有一个词比“自我”更令我们熟悉了。但是也可以说,没有一个词比“自我”更使我们感到陌生的了。这种情况是如何造成的?美国学者卡耐基做过一个调查,他调查了纽约500次电话通话记录,发现通话者使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我”,总共出现了3990次。事实上,人们在电话中总是以“我需要……”“我请求……”“我希望……”等句型来表述自己的想法。这似乎表明,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自我”这个词。在卡耐基所做的另一项调查中,他询问了纽约的一些诊所,结果发现,10%的求医者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毛病,他们只是要向医生倾诉心中的块垒,因为他们在心理上感到苦闷和孤独。这两个调查似乎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出“自我”的重要性。

此外,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做过这样的心理测试:如果你拿起一张集体照,那么你首先注意的是照片上自己的形象,还是其他人的形象?一般说来,人们首先注意到的总是“自我”的形象。记得罗马统帅恺撒也说过这样的名言:“我来,我看见,我征服”。短短的一句话中竟然包含着三个“我”字。乍看起来,人们仿佛牢牢地惦记着“自我”,他们对“自我”一定是所知甚深,了然于胸的,然而,实际情形却正好相反,他们所知甚少,以至于最不了解的恰好是这个天天都挂在嘴上,时时刻刻都惦记着的“自我”。这正应了通俗智慧领悟到的真理——台风中心没有风;也应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一句名言——熟知非真知。有趣的是,我们自以为最熟悉的东西,恰恰正是我们最不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