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教育涂色: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三)20世纪上半叶的我国学前教育课程

字体:16+-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社会的巨变也影响到学前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大发展时期。

1.民国初期的学前教育课程

民国初期,制定了新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改称为蒙养园,颁布了一系列新的关于教育的法令,对学前教育也有一系列的阐述和规定,蒙养园主要附设于小学校之中。

蒙养园的宗旨为:“以保育满三周岁至入国民学校年龄之幼儿为目的。”保育儿童的目标为:“保育幼儿,务令其身心健全发达,得良善之习惯,以辅助家庭教育。”[1]保育幼儿的方法主要有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正面教育等。保育项目有游戏、唱歌、谈话、手艺等。蒙养园设置园长,安排保姆保育幼儿,保姆需通过检定,具备国民学校正教员或助教员之资格。蒙养园的教室设置有游戏园、保育室、游戏室及其他必要诸室,更适宜为平房,具体设施有恩物、绘画、游戏用具、乐器、黑板、桌椅、钟表、寒暑表、暖房器及其他必要器具等。

可见,这一时期,学前教育机构的称谓和附设机关有所变化,也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但是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并未有明显的变化。蒙养园仍为家庭教育的补充,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另外,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欧美学前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开始在我国得以传播,他们的著作被翻译为中文向国人介绍,他们的教育思想也在我国的幼儿园得到实践。

这一时期,关于儿童公育的思想也开始发展,如康有为的儿童公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主要包括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增长幼儿的知识和视野等方面内容,反映了时代发展对学前教育的新探索和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