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德国学前教育的背景与发展
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母亲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自福禄培尔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办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后,德国成为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源地。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政府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也逐渐走上正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福禄培尔式幼儿园
福禄培尔之前,德国的幼儿教育设施基本上是贫民救济性质。1837年,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设立学前儿童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将其命名为幼儿园,这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幼儿教育机构,标志着幼儿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福禄培尔极力倡导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家庭和母亲虽然在学前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许多母亲一方面没有充分的时间教育子女,另一方面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需要成立一种既不同于家庭,也不同于学校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福禄培尔的办园主张是“以自我教育为主的直观教学的设施”。他认为,幼儿与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因此,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在于儿童能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顺应儿童的活动本能和兴趣需要,帮助儿童自由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儿童放任自流,而是指教师、父母或其他照看人员应该为儿童提供发展的条件和空间,运用正确而有效的手段,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在幼儿园的工作中,福禄培尔为幼儿设计了许多适合他们完成的作业,主要有绘画、纸工、拼图等,还包括一些劳动,例如,初步的自我照顾和照料植物等。另外,福禄培尔为幼儿设计了一套进行游戏和作业的教具,称为恩物(Gabe)。它们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物体制作,作为幼儿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