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类型很多,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观察的类型。
(一)根据观察的情境和条件,可分为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一般的日常情境中,随着行为或事件的自然发生与进程进行观察,不采取任何人为干预手段。实验室观察则是在实验室有控制的条件下的观察,需要设置特定的情境,规定刺激的性质,观察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行为。
自然观察是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观察,尤其适用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这种观察能系统地记录儿童的发展性变化,能收集到较为客观真实的资料,具有生态效应。但它也有其缺陷即观察结果难免带有主观选择性,只记录观察者感兴趣的行为表现,而忽略一些重要的行为细节。实验室观察由于是在严密的条件控制下进行观察,能克服因观察者主观选择而产生的误差。但由于人为控制难度较高,实施起来较困难。另外还有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推广性。
(二)根据观察内容的不同要求,可分为系统观察和局部观察
系统观察要求全面整体地了解所观察的现象或对象,通常需要预先作好周密的计划和一个较长的过程。局部观察(又称个别观察)是只侧重了解某一个方面的情况,获得有关局部问题的认识。
(三)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是指研究者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群体、组织中去,共同生活并参与日常活动,从内部观察并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与活动过程。如为了了解某个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交往规则等,研究人员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作为其成员之一进行观察和研究。非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不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不干预其变化发展,以局外人和旁观者的身份从外部了解观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