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卫生学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

字体:16+-

一、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牙体组织破坏和缺损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在学前儿童中流行面广、发病率高、危害大。龋齿不仅影响学前儿童的食欲、咀嚼及消化能力;还可对学前儿童造成严重牙患,如牙肿痛,牙龈及牙髓病等;严重者可引起颌骨炎、菌血症;甚至影响恒牙的生长。

(一)病因

龋齿的发生是由微生物、食物、宿主和时间四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四联致病因素论”模式(见图6-1)。

图6-1 四联致病因素论

1.微生物

致龋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牙菌斑。龋病过程中,细菌的存在是龋齿发生的主要条件;菌斑是致病菌的生存环境。细菌不能直接附着于牙面而发生龋齿,只有在形成牙菌斑后,才能起到致龋作用。

2.宿主

宿主即个体龋齿易感口腔环境,包括牙齿与唾液。牙齿排列不齐及牙釉质发育不良等,都是龋齿的重要条件;唾液可调节口腔微生态平衡,通过其组成(钙磷浓度、氟含量等)、流量、流速和缓冲能力等,起到抑菌和再矿化牙齿的作用。

3.食物

食物中的糖类,尤以蔗糖的致龋作用最为明显。富有黏性的精制的含糖食物(如糕点、饼干、奶糖等)更易于黏着滞留于牙面上,发酵产酸,促使龋齿的发生。而纤维性食物如蔬菜、粗粮等,对牙面有机械摩擦作用,可清洁牙面,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龋齿。

4.时间

龋齿是一种慢性硬组织破坏性疾病,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菌斑在牙表面的滞留时间及菌斑内酸性产物的持续时间越长,发生龋齿的危险性越大。

(二)症状

根据牙齿被破坏的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1.浅龋

龋蚀破坏只在牙釉质内,初期表现为釉质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表面粗糙,继而形成牙釉质表面破坏。浅龋没有自觉症状,探诊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