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是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幼儿间特别是同龄人间的人际关系,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在整个幼儿期间,同伴相互作用的基本趋势是:从最初简单的、零零散散的相互作用逐步发展到各种复杂的、互惠性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而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同伴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张文新,1999)。
(一)婴儿早期同伴关系的特点(2岁前)
婴儿社会交往在第一年已经取得了非凡的进步,其发展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例如,到2个月大时,同伴的出现会引起婴儿的注意,并会相互注视。到6~9个月大时,他们会朝对方观看,发声,向对方微笑,通常这样的发起会得到和气的回应。到第一年末,婴儿彼此注视的次数增加。他们微笑,用手指点,发声表意,有嬉戏活动、游戏活动,并被他们的玩伴模仿。这些起初的模仿活动可能为以后发展合作性的同伴活动打下基础。但是对这一时期的婴儿来说,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还是依恋,尤其重要的是母子关系。依恋关系对于同伴关系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到了第二年,学步幼儿(幼儿前期)的社会化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运动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出现,学步幼儿的社会**流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并且同伴间一次互动的时间更长。学步幼儿会有组织地围绕特定的“主题”或“游戏”玩耍。这时幼儿之间出现了较多的互惠性游戏,而且逐渐地学会了轮流扮演角色。第二年末,许多幼儿花在社会性游戏上的时间比单独游戏要多得多。有时即使母亲在场,与同伴一起玩的时间也比与母亲一起玩的时间更长。在活动中,幼儿逐渐地将玩具融入其中,能够同时注意到物体和同伴,因而这时的活动也显得比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