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幼儿心理发展概论(第2版)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字体:16+-

(一)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攻击性行为的本能论观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派认为,人的两大本能为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攻击属于死的本能,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对立的,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攻击的形式表现出来。攻击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攻击冲动,而且不论以什么形式都得表现出来,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幼儿的攻击表现就是源于幼儿的破坏性本能。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异常者的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因而解释的范围限于心理病患者,而不能简单地扩展到正常人。

2.攻击性行为的生物学观点

著名的奥地利动物学家、诺贝尔生物学获奖得主劳伦茨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它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构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攻击对人类和动物而言具有护种功能,同一物种成员之间的相互攻击、排斥可以保持生态的平衡,以防在同一地区同种物种的密度太大。此外攻击的第二个功能在于通过族内争斗挑选出最优秀的或最强壮的成员来繁殖后代。劳伦茨的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其过分强调本能因素在动物和人类攻击中的作用,对学习因素重视不够,而且忽略了人和低等动物的差异。劳伦茨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动物界攻击的观察研究,他把这些结果用来解释人类的攻击,不仅忽略了人的行为的复杂性,也忽略了人和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异。

3.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观点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是通过观察和强化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学习是攻击的主要决定因素。心理学家沃尔特斯1963年做了一项经典研究,揭示通过奖励幼儿的攻击行为,可以明显增加幼儿对于攻击性行为方式的运用,即发现攻击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班杜拉的实验研究也发现,攻击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来获得,不仅直接的观察学习可以使幼儿学习到攻击行为,而且通过大众媒介实现的间接学习,也可以使幼儿受到同样的影响;另外,攻击行为既可以习得,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改变或消除。社会学习理论这种攻击的学习观,为我们控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实验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