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幼儿心理发展概论(第2版)

五、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观

字体:16+-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是苏联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一)主要观点

1.心理发展的实质

维果茨基认为,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维果茨基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表现: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说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要是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维果茨基强调了三点:一是心理机能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和符号,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的心理机能;三是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二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三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儿童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儿童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和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