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字体:16+-

1919年林纾与蔡元培的笔战,是民国初年新旧之争的一次象征性事件。一般均认为此事是以蔡胜林败为结局的,当然也就是新战胜了旧。这个看法,最多只有一半对。从思想观念的视角看,恐怕应该说是林胜了蔡。这并不是要标新立异,只要细看蔡元培对林纾的驳论,便可见蔡无非是一一力驳北大并不存在林所指控的“错误”,却甚少指出林氏的观念本身有何不妥(详后)。实际上蔡在驳林时,处处皆本林纾所提的观点。此虽是论战中常用的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但争论的一方若基本全用对方的观点,而无自己的立论,等于承认对方的观点基本是正确的。如此,则即使胜了战斗,也是输了战争。

的确,林蔡之争不仅凸显了民初传统的中断与延续并存、新旧杂处而相互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思想界位置错综、角色倒置的现象,而且提示了民初的社会发展与思想演变的互动关系。我们的思想史和社会史研究,几乎一直是各搞各的,互不越雷池一步。但过去对林蔡之争胜负的认知,显然已说明仅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未必能得此事之全貌。倒是从社会史意义上看,蔡胜了林才确实代表新胜了旧。但恰恰在社会史意义上,蔡要胜林,其实根本不必论战。因为蔡元培的“社会资格”,无论新旧,都非林纾所能比拟。可以说胜负在论争之前就已“确定”了。本文试从思想史的社会层面着手,换个视角考察和诠释林蔡之争,以期能在社会的大框架里为这一思想论争定位,最终希望可以从一个小的侧面增进我们对近代中国的了解。[1]

林纾之所以在社会学意义上被战败,一个主要原因是他的个人身份有些尴尬。林是前清举人,以功名论,不过小儒一个。后之成名主要靠两端:一是古文作得好,被许多人认为是清季桐城文派的一个殿军;一是大译西人小说,流布甚广。但在新旧不两立的民国初年,这两端本身已非十分和谐。林氏的认同危机,也正隐伏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