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

二、北大的学科调整与京城的新旧之争

字体:16+-

“五四”前北京的新旧之争相当激烈,旧的一方曾以陈独秀私德不检为攻击目标。北大校长蔡元培本在北京组织进德会,对此相当难堪,也甚感难以处理。结果,经与同为浙江籍的汤尔和、沈尹默、马叙伦等在1919年3月26日晚合议,决定不让陈独秀继续担任北大文科学长。[13]而汤尔和、沈尹默等当年恰是促成蔡元培任用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之人,始倡终弃,同出斯人,当然不仅是偶然巧合。何以出现这样的变化,牵涉甚宽,既与校外的新旧之争相关联,也涉及校内的大学体制构建,自然也免不了无处不在、永不歇息的人事之争,但又不仅是一般人心目中的权势竞争,而与办学取向的异同相关。

有一点可以明确,废除文理科学长的动议,早在1918年秋天已提出,并形成了大致的意见。但这似乎只是一个意向性的决议,具体怎样贯彻执行,尚未确定,也可以修改。后来校外的新旧之争,对这一决议的实行与否,有直接的关联。但在不谙内情的外人认知中,陈独秀的去职,基本是为新旧之争的大环境所决定。

北大原有文、理、法、工四科,皆既是学科也是机构(稍类今日的学院),加上非学科而为机构的预科,共有五科。蔡元培1917年接受北大校长职务后,就决定实行改革。他要让师生了解,“大学乃研究学术之机关。进大学者,乃为终其身于讲学事业”,以改变视“大学为科举进阶”的习惯认识。其方法即“竭力办理文理两科”,使之完善。因为这两科“乃法、工、农、医诸科原理原则所由出”,而入此两科者,“又大抵为纯粹讲学而来,既不想做官,亦不想办大实业”。[14]最后一点反映出蔡元培观念的时代性,不可忽视——“读书做官”或可说是长期的传统,“读书发财”则是近代兴起的新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