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

五、《新青年》编辑部改组风波

字体:16+-

1920年12月,陈炯明请陈独秀到粤主持广东全省教育。陈独秀在月初致函李大钊、胡适等九人,说自己将赴广州,“此间编辑事务已请陈望道先生办理,另外新加入编辑部者,为沈雁冰、李达、李汉俊三人”。该信仍是胡适在处理,他在信上批注:“请阅后在自己名字上打一个圈子,并请转寄给没有圈子的人。”[84]由于这是“公信”,说得较为“客观”,没什么解释。

陈独秀于12月16日动身前夕,又致信胡适、高一涵,进一步申说其意。他表示,近来“《新青年》色彩过于鲜明,弟近亦不以为然。陈望道君亦主张稍改内容,以后仍以趋重哲学文学为是。但如此办法,非北京同人多做文章不可。近几册内容稍稍与前不同,京中同人来文太少,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因”。[85]他在12月20日到广州的次日,再写信给二人,述说了前引希望杜威能派一人来实验其新教育等事。显然,陈独秀当时并不觉得他对编辑部的处置有什么不妥,对北京同人的感觉也不错。

但北京同人显然对陈独秀把《新青年》编辑事务交与他人,并让编辑部新增数人的做法非常不满。[86]这在很大程度上或许即归因于所谓“新青年社”并未正式“由编辑部同人自行组织”,则每个人都可认为自己是“社员”,同时也觉得对“编辑部”的扩充有发言权。最先表态的是陶履恭,由于当时官方已“不准邮寄”《新青年》,陶氏主张不妨“就此停版”,并建议“日内开会讨论一番,再定如何进行”。[87]这与大家此前对陈独秀办刊的放任态度,已经很不相同了。

北京同人的不快,系统表述在稍后胡适给陈独秀的信中。对陈独秀所说《新青年》“色彩过于鲜明”,胡适表示已经难以抹淡,盖“北京同人抹淡的工夫,决赶不上上海同人染浓的手段之神速”。他提出三个解决办法:一是“听《新青年》流为一种有特别色彩之杂志,而另创一个哲学文学的杂志”;二是恢复“不谈政治”的戒约,从9卷1号起把《新青年》编辑事务移归北京同人处理,并发表一个新宣言,“注重学术思想艺术的改造,声明不谈政治”;三即陶履恭所建议的“暂时停办。但此法与‘新青年社’的营业似有妨碍,故不如前两法”。胡适表示,他以外至少有六人赞同第一二两法。不过,胡适在信中使用了“上海同人”的说法,信末并云“此信我另抄一分,寄给上海编辑部”,似已实际接受陈独秀的扩军。[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