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

二、蒋梦麟对“五四”的即时观察

字体:16+-

恽代英在1924年就注意到,那时青年人做文章很喜欢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这八个字“久已成了青年人作文章时滥俗的格调”。他特别指出,这表明了一般青年崇拜“五四”的心理。[6]几年后,高一涵在论及“越是老年人,越是乐观;越是青年人,越是悲观”这一当时的反常现象时,提醒年轻人说,“只受得住恭维,不能算是好青年;要受得住磨折,才能算是好青年”。历来的“伟大”多是“咒骂起来的”,而非“崇拜起来的”。[7]

两人都共同使用了“崇拜”一词,很能代表当时青年的心态。但青年为什么会崇拜“五四”以及他们何以成了崇拜的对象,与“五四”给他们带来了什么直接相关。从这个方面,也可看到当时人承继了什么样的“五四”遗产。又几年后的一篇文章说,不少“学生从内地一到上海,第一件事就是缝西装。以后就是体育、恋爱和文学。换言之,就是享受‘五四’时代争斗得来的赐予”。[8]这里所说的“学生”,当然只能是相对富裕者。而且这也只是“五四”遗产的一个面相,与高一涵所说的青年之“悲观”,恐怕是一个钱币的两面。

无论如何,那是一个与今天大不一样的时代,旧的权威和信仰都受到强烈冲击,正濒临瓦解;年轻人的地位和机会,是今日难以想象的。这也不完全归因于“五四”,从晚清以来,尊西、趋新、重少已成为流行的社会和政治风气。当时很年轻就能成名,北大教授之中,二三十岁者并非少数。那真是一个对年轻人太好的年代。但推崇往往与责任并存,彼时青年的烦恼,似又远过于其他年龄层次的人(详另文)。我想,要真正认识“五四”,理解“五四”,一定要先回到那个太不一样的年代之中。

在“五四”的同时代人眼中,“五四”究竟改变了什么?敏锐的观察者,在“五四运动”之后不久就感觉到那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一般人说到“五四”的老师辈,通常都联想到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其实蒋梦麟也是那一辈的当事人之一。由于因缘际会,他半偶然地在“五四”后代理了一段时间的北大校长。蒋氏敏锐地意识到时代的变化,从当年9月底到11月初,有意进行了相对广泛的即时“调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