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

二、后湘军时代湖南的守旧与趋新

字体:16+-

随着咸同风云人物那一代人的离去,湖南士人在全国的整体地位和形象恐怕都大为下降,他们中一部分人的眼光也似乎出现内缩的倾向,其所注重者逐渐由全国而家乡。这样一种眼光的内倾,与因湘军之起而高涨的湖南绅权相结合,就给后来的湖南地方政治带来相当的影响(详后)。[36]丁酉、戊戌年间在湖南喊得越来越响的“自立”口号,虽然主要是出于对全国的关怀,然转变中的湖南区域文化多少有些潜在的协助作用。同时,以趋新为基本倾向(程度容有不同)的咸同时代湘籍风云人物的离开历史舞台,也多少为新一代湘绅提供了其他选择(包括“守旧”)的可能。

王先谦为自己定位说:“平生愿为读书人,不敢貌袭名士;愿为正人,不敢貌袭道学;愿为建言之人,不敢貌袭直谏。”[37]叶德辉也说:鄙人“最畏居理学之名。平生言行之际,大德不逾。尝言吟风弄月之时,须具有仁民爱物之量,此方是圣门第一等学业,天下第一流人物。讲学而如楚囚相对,岂复有生人之乐哉。”[38]两人都明确其与“道学”或“理学”的距离,最可见其与曾国藩那一代的明显差异。故老辈王闿运对叶氏的为人极看不惯:“叶麻子来,躁妄殊甚,湘潭派无此村野童生派也。”[39]而叶的弟子则记述他“平生耻言高尚,以为高尚乃无用之别名”;其“为人磊落光明,欲言则言,欲行则行。不知趋时,亦不知避谤”。[40]两说大致接近实际,不过各从其身份地位立言而已。

王、叶大概都不太注重修养,叶尤其“率性”超过“作圣”而稍带湖南民间的“痞”气,这可能是他们后来不时被人称为“劣绅”的一个原因。叶德辉一向强调其学术独立,甚而敢于攻击乡贤,这在当时极为少见。他自述说:“鄙人生长湖湘,先辈如王湘潭、郭湘阴,一时号为学者所宗,鄙人亦未尝依附。所谓士各有志,学各有宗。”叶的年辈相对低,而能与二王并称,他也不以为荣,反强调其学“迥与二王宗派不同”;他对当代大家如陈澧、俞樾“皆有微词”,而“于湘绮之尤力”。更曾点名攻击魏源“晚病风魔”,倡今文经学,结果几乎“尽灭全经以入于异室”。[41]这样的“率性”之人,在素重“作圣”的传统中国社会里,是很难有美誉的。[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