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和传播史上,爱国感极强的“少年中国学会”的成员,以及从中分化出来的“国家主义派”代表,也发挥过值得注意的推进作用。少年中国学会成立于1919年7月1日,活跃于20年代中前期。其成员从1923年开始,积极参与了收回教育权运动、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和五卅运动。期间,该学会所主办的《少年中国》杂志里面,就广泛使用了针对外国侵略民族而言的整体含义的“中华民族”一词[121]。1923年年底和1924年年初,该学会在苏州会议上,还特别提出了“求中华民族独立,到青年中间去”,“为中华民族独立而努力奋斗”这类的标语式口号。其所通过的九条纲领中,也多次使用“中华民族”概念,表达其现代中华民族意识。如其纲领第三条就是:“提倡民族性的教育,培养爱国家保种族的精神,反对丧失民族性的教会教育,及近于侵略的文化政策。”第五条是:“推阐经济压迫为国民道德堕落的主要原因,以反证中华民族绝非劣等民族”,以增加民族自信力。第九条是:“提倡华侨教育和边疆教育,培养中华民族独立运动的实力,且注意融洽国内各民族的感情,以一致打倒国际势力的压迫。”[122]等等。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少年中国学会因内部的国家主义派和共产主义派发生分裂而解体。不过,即便是从中衍化出来的国家主义派(也叫“醒狮派”,创办有著名的《醒狮周报》),他们把本国的现代“国家”建设看得高于一切,但由于其“国家主义”和时人所谓“民族主义”都出自同一西文(法文中的nationalisme和英文中的nationalism等),故他们虽认为nation译成“民族”不如译成“国家”准确,但却仍喜欢在平等的、具有共同文化精神和融合趋向的“国民”总体意义上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和概念,并将其视为“国家主义”的目标即建设一个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之主体,从而与那种在国内各民族总体意义上使用的“中华民族”概念调和在一起,难以清楚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