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彩色的阅读教室

阅读中的性别特色

字体:16+-

阅读还有性别之分吗?

当你这么说的时候,你身边的很多故事妈妈表示反对,她们都不主张书分男女。你观察到,她们骨子里都有些女权主义倾向。可是男女本来就是有区别的,这是从进化之初就决定了的,所以《裸猿三部曲》的作者还专门写了《裸男》和《**》。回到阅读这件事,一般来说,作为一个童书写作者,在写作时鲜见要把自己的作品预设成只给男孩子看或者女孩子读的,也就是说,在其源头其实并不具备性别之分,处于下游的阅读行为本身自然也不会存在男女读物之说,没人会限定某本书只给男孩子看,谢绝女孩子读的,反之亦然。虽然民间有“少不读西游,老不读三国,男不读水浒,女不读红楼”之说,但这显然只是一种强硬的主观训导,对性别阅读并没有正向的引导意义。

既然一本书在诞生之初,并没有假定男女之分,为什么现在还要提出性别阅读的概念呢?

有一首英文儿歌这么唱道:“小男孩是什么做的?青蛙和蜗牛,还有狗尾巴草,小男孩儿就是用这些做的。小女孩是什么做的?砂糖和香料,还有一切美好的东西。小女孩儿就是用这些做的。”这些都很生动贴切地展现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诗意而童真地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现代社会,随着中性人的说法开始兴起,性别的区分确实出现了一些错位,尤其是一个孩子在他的成长历程中,与女性相伴的时间和概率远远超过男性,在家是由母亲抚养,在校从幼儿园到小学乃至初中,几乎都是女老师,成长过程中男性的缺席对于一个男孩来说,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很多人都惊呼现在的男孩子缺乏阳刚之气偏多阴柔之美,发起了诸如“拯救男孩”“父亲参与力”等活动,这样的努力极具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伴随着阴盛阳衰,女孩子往往成为一个班级的强势群体,追逐打闹的伙伴游戏里,总是男孩子在前面跑女孩子在后面追。因为女孩发育早于男孩,从学习成绩来说,普遍优于男孩,班级的话语权也因此往往集中在女孩子身上,以至于“暴力女”“男人婆”等称谓不断成为现代女孩子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