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

第二节 普及初等教育的进展情况

字体:16+-

“一带一路”国家在初等教育入学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其中,该地区的5个国家——孟加拉国、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是9个人口大国行动倡议的参与国。2013年,在这5个国家居住着50.7%的世界人口,其法定年龄儿童初等教育总入学率占全球的28.1%。因此,这些国家普及初等教育的进展至关重要,对沿线地区乃至全球的全民教育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接受与参与

尽管所有国家都对初等教育的法定入学年龄做出了规定,但是,在适龄阶段进入小学一年级仍然是“一带一路”地区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见图3.2)。2012年,中亚地区和阿拉伯国家分别只有73%和75%的儿童是在法定年龄开始上学的。一些冲突后国家(如阿塞拜疆),超龄入学的情况很常见。还有一些国家如巴林、格鲁吉亚、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蒙古、尼泊尔、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阿联酋和乌克兰出现了低龄入学的情况。

图3.2 小学一年级的毛招生率和调整后的净招生率(2013年)

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数据库,2016年.

出现超龄或低龄入学的原因是,有些儿童还没到年龄就被父母送入学校,另有一些儿童则因为经济原因、学校离家太远而推后一年或多年再上学,有些甚至因为要继续上学前班而推迟入学。减少低龄和超龄入学人数很重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看,它表明政策与实际情况存在脱节。如果一年级的课程面向的儿童比实际在课堂中的儿童小或大一两岁,可能会对教学的进展或理解程度产生影响,这意味着教学大纲和课程材料不适合学生的实际年龄,因此他们极有可能留级或辍学。这也可能产生累积效应,影响到中等教育阶段。如果儿童比预期晚一年进入小学,那么进入中学的时间也会相应顺延。同时,超龄儿童会因为入学晚、留级或就学机会成本增加而更容易辍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将面临更多的家庭和经济压力(比如,料理家务、半工半读或外出挣钱),这往往会导致他们缺课或离开学校。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如果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就读一年级时年龄太大或太小,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情感影响。超龄学生也会给老师和其他学生带来棘手的混龄学习环境。基于这些原因,即使政策规定的儿童入学年龄和实际年龄之间只存在一年的差异,这也可能对儿童的未来教育历程产生重要影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