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字体:16+-

自2000年以来,“一带一路”地区对初等教育做出的承诺使很多国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社会经济发达地区继续保持良好的小学教育发展水平;发展中国家也在过去十几年中奋起直追,成效显著。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普遍参与初等教育;男孩和女孩参与及在小学升级的比例相当。在此基础上,初等教育的普及化成为扩大小学后教育的助力点,各国政府正在努力扩大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提高平均受教育水平。

教育是社会公平发展的均衡器,但是也会复制甚至加剧不平等。各国之间依然存在严重差距,而且许多国家的全国平均数据掩盖了国内基础教育成效的巨大差异。性别、城乡差异等导致边缘化的传统因素,再加之收入、语言、少数族裔和残疾等因素,造成了互相助长的恶性循环,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国家和受冲突影响的国家尤为严重。[37]“一带一路”国家还有数百万儿童从未有机会踏足教室,一千多万儿童失学或辍学。沿线国家在已经实现长足发展的现状下,还应更多地关注那些在广泛意义上被边缘化的儿童。同时,教育机会的扩大是不是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齐头并进呢?不断增加的入学机会(参与率)使受教育群体大幅扩大,但是在小学阶段留住孩子(巩固率)并让所有入学儿童都顺利度过整个小学阶段(完成率)却充满着挑战。新入学的儿童更有可能来自社会边缘群体。特殊的背景特征有可能造成学业成绩不良,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教育质量有可能会下降,边缘化儿童的失学或辍学的概率也会随之上升。

阻碍普及进程的其他一些挑战还包括让儿童在正规入学年龄上学,增加基础教育经费,改善学龄前教育和小学后教育机会,提高制度和治理的效率,等等。还需要解决教育体系的固有障碍,如日常和教学中的歧视性做法,以及学校体系缺乏全纳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