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尝试教学法”及中国教学改革的思考
余慧娟
我对“尝试教学法”早有耳闻,但多停留于字面的理解,心里还常疑惑,怎么“尝试”也能成为一种“教学法”吗!学习本来不就是一种尝试吗?
近日重温近30年来中国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一些历史,才发现,“尝试教学法”不但是一种教学模式,更代表了一种有生命力的思想。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教育传统,就不可能感受其深刻意义,也不可能理解其30年来为何能经久不衰。30年来,尤其是近10年、20年来,众多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最引人关注的那些,竟然都能从“尝试教学”那里找到渊源。从分析对比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尝试教学法”作为“以人为本”思想的一个表达,其发展、变化(包括诸多变式),反映了中国教学改革中的一些趋势和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力量的对比,在决定着我们教学改革的走向。结合当下中国学校教学改革的现状,笔者谈些不成熟的思考,以求教于大家。
一、依靠经验还是对规律的理性判断?——中国教学改革“科学意识”的觉醒
据邱学华先生介绍,第一篇“尝试教学”的论文,发表在1982年的《福建教育》上,“引起小学数学教育界很大的反响”,“全国许多地区纷纷开展实验”。这是他20世纪60年代就在思考研究、70年代自己试用、1980年后进行教学实验的成果。
任何事物的诞生都有其深刻的背景。从20世纪中叶至今,撇开“文革”的断层,教育教学改革的活跃期有两个,一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二是从2000年以后至今。其间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教育教学实验与改革尝试。有意思的是,这些改革实验,包括尝试教学法在内,都极为相似,归结起来,其核心都只有一个——把人从学习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