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信息技术让世界变得平坦,地球上的各个知识中心开始统一到全球网络中,知识不再是少数精英掌握的机密;思维方式的培养,为世界各国所共同重视,有利于创新的交叉学科总是吸引大批人才。
然而,为什么在知识和思维的差距逐步缩小的时候,我们还是培养不出有重大成就的人才?我们的教育还缺少了什么?
一位学者在回忆自己接受的中学教育时,非常遗憾地说,课堂“从来没有引起我心灵的震动”。
他说到了我们教育的一个“盲点”。
如今,我们的教育总是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关注学生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却极大地忽略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和信念是否发生了改变。
在缺少了情感参与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光滑的头脑可以像一面镜子似地,把教师给他们看的东西都反映出来,但没有留下印象。”(卢梭)此时,学生获得的知识就只能是一种“脆弱的知识”。
一位高中教师曾经做过一个小试验。一次寒假,他的刚升入大学的学生来看他。老师拿出一套试卷,请这些以高分考上名校的大学生做一做。结果出来之后,让他感到惊讶的是,没有一个人及格!这些学生花了十多年学习的知识,竟然在高考后短短几个月,就忘得一干二净!原因很简单,因为高考过去,这些知识再也没有用了。
故事虽小,但振聋发聩:当知识只是作为“知识”,当方法只是作为“方法”时,学生所获得的,就只能是种种可资利用的工具或“敲门砖”,他们无法体会到知识的美好,也就无法在美好的、正面的情感的影响下,去毫无功利心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世界里,也就无法做成大学问,达到大境界。
当代数学家丘成桐,说起自己花了二三十年工夫去解决的“庞加莱猜想”时,不住口地称赞,说它“太优美、太重要了,我们没办法来抵抗它的魅力。就像我们年轻时,喜欢漂亮的女孩子一样”。对他来说,“庞加莱猜想”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一直拨动他情感之弦的有生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