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前,湖北某市第一高级中学惊现“吊瓶高考预备班”。图片上,教室灯火通明,每张课桌上都堆满了书,教室半空拉上了铁丝,挂着很多吊瓶,不少学生正一边学习一边打吊瓶。
图片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带有深刻的隐喻意味:是学生生病了吗?不是!是中国教育生病了!
病在哪里?
不久前,某地推出了一个教学模式,盛邀笔者采访。在当地,笔者看到,该地所有学校都采用同一个由教育局推广的教学模式。走进教室,学生们分组而坐,进行导学案的自学。记者仔细看了看学生的导学案,发现上面的题目多是从教材上直接迁移过来的。“什么样的学案是好的学案?这样的学案真正是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吗?”笔者心里充满疑虑。
再走进另一间教室,学生分组站立,几乎是表演式地头碰头、肩挨肩地大声讨论着。教室里一片沸腾,笔者只听到一片噪声。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要想思考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地教育工作者很自豪。他们说,这一教学模式得到了省里的认可,有望在全省推广开来。
这个故事,是如今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在很多地方,对模式的推崇已达到了一个极端。很多教育局、学校都在寻求一个模式,期望能用它去解决教改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然而,一个模式真的可以包打天下吗?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和教育政策分析家戴安娜·拉维奇说:“在教育中没有捷径,没有乌托邦,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终极武器,没有神话,也没有童话。学校的成功很难像生产线一样移植。”
与戴安娜·拉维奇的话相对应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界涌现出了那么多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有几个一直持续到现在并影响到整个教育界呢?
教育是一个“不确定系统”,它的改革没有单一答案;教育教学模式带有个体经验的色彩,其复制往往难以实现。顾明远教授曾有一个十分科学的判断:只有理论才具有普遍性,经验只有个性,特别是教育经验。他认为,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教育和自然科学不一样,自然科学强调可重复性,不能重复就不能叫科学。但是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是不可重复的,一堂课不可能照搬到另一堂课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