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打破教育的“迷思”

避开制造“精神平庸者”的陷阱

字体:16+-

邹承鲁院士是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对生物化学非常有贡献。20世纪60年代,他参加发起了轰动一时的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后来,记者采访他,问:“为什么当时条件非常差,西南联大也不大,却培养出了那么多的人才?”他的回答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字:自由。

在当时的西南联大,无论学生干什么,都凭自己的兴趣,看什么,听什么,怎么想,都没有人干涉。因此,才成就了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好的教育,就应该如西南联大一样,能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如果大家都只会念经、背经,开口都说一样的话,又如何出成果呢?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自由很多,选择也很多。校园里几十个社团,上百门选修课,还不自由吗?可为什么我们还困惑于“钱学森之问”、还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问题的关键是,再多的选择自由,体现的也不过是学习领域的不同。

而自由的根本,却是精神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是要使每个人“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是要让每个人在自由中,“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这样的自由,在当前教育中还很稀缺。

中部某省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在一次期中考试时,以批判教育专制主义的口吻写了一篇作文,得到了25分(满分60分)以及力透纸背的四字评语:“自毁前程!”

那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呢?

“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管他说的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

“教育者们首先不允许古人有七情六欲,然后说,我知道,这句话表达了李白的**不羁,这句话表达了杜甫的忧国忧民,答别的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