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打破教育的“迷思”

国外名校没有“艺术特长生”

字体:16+-

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开以后,人们似乎陷入了一种迷茫之中:理论上儿童是美好的,现实中儿童却是顽劣的;理论上儿童是天真、真实的,现实却是“如今少年已成精”;理论上儿童是教育教学当之无愧的主体,传统的教化仿佛弃如敝屣,现实中教化却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理论与现实的对抗,源于我们对童年的不同理解。理论赞美的是童年的自然之质,现实面对的却是童年的消逝和儿童的社会化。

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学者刘铁芳强**育的作用,他说:“人性自然之质并不都是善好的,而且,自然善好的人性也并不总是可靠的。一个成熟的个人走进社会,是不能单纯靠自然人性的美好的,这意味着教化的必要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化必须以童年的价值为基,才能带领孩子由自然善好之本走向社会善好之质。童年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是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生长的状态。可当下的教育却往往以“呵护儿童”“保护儿童”之名,抹杀了童年的这一价值。

在广州市华阳小学,学校的滑梯很受孩子们欢迎。玩耍中,磕着、碰伤、摔跤的事情时有发生,偶尔还要面临家长的投诉。于是有老师建议:“把滑梯拆了吧,免得学生受伤,发生安全事故。”

校长不同意。她说:“滑滑梯可以培养孩子敢于冒险的精神,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滑滑梯的过程中,孩子们常常摔倒,但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不正是孩子们成长的常态吗?”

“我们不让孩子现在冒险,将来就会有更大的风险!”

儿童生长需要空间。空间越大,成长的可能性才会越多。菲奇诺说:“人是真正天生的雕塑家。”因为人的生命和生活,都是由人自身去塑造的。在这个过程中,外界过度的计划性与强制性的钳制,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事与愿违,也可能会引发教育最大的问题,即把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分开来。原因很简单:世界的发现是可以控制、计划的,人的发现却常常因为人性的深邃幽微和复杂而无法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