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理性研究

第二节 大学理性失范与大学问题论争的再诠释

字体:16+-

一、大学理性失范:概念、表现及其根源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剧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英国、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相继达到了15%左右,美国更是高达40%。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持续增加,从1998年的786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979万人,毛入学率也从不到10%增长到24.2%,每年高校输送的毕业生从1999年不到100万人到2009年突破600万人,完全迈入大众化阶段。[1]

然而,当下大学“五光十色”之怪状的确让人瞠目结舌:各类传统媒介与门户网站到处充斥着教育培训类广告,尤其顶尖学府绝不缺席,甚至往往是这类广告宣传最多的机构;而在大学校园内则是穿梭不断的车流,到处停放的各式豪车,让人疑惑这里是大学、车展中心还是菜市场……面对此情此景,有人感叹于“没有真正的大学”,有人悲哀于“公司、商场、超市乃至歌厅、舞厅和酒楼,大学一概不缺,唯独缺乏自己的理念”。这反映出曾经让人骄傲的大学系统消极的一面,即“没有真正的大学”或“大学缺乏理念”。至少部分表明,当今大学行为与大学身份受到质疑,大学走出了“象牙塔”,拥抱官场与市场,差异日渐模糊,边界渐趋消退,传统身份受到挑战,正在形成一种与以往既同质又异质的身份认同。大学成为“服务站”的隐喻表明,“随着新的服务和活动的不断增加,大学已滋生了像许多庞大机构一样的麻木不仁的官僚主义作风”,“大学的表现就像‘枪手’,愿意按吩咐办事,去帮助任何拥有足够权力和金钱的群体实现其抱负或野心”。[2]正因为如此,大学系统开始面临来自利益相关者的质疑、批判与问责,甚至被直接冠以“非理性发展”或“理性失范”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