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词源学和语义学的角度看德育的基本含义
在先秦思想史上,“道”是指普通的最高原则或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一方面认为“道”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认为人类社会“德”的内容是由“道”来决定的,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1]。老子还认为:现实社会中,人道有违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他自问自答地说:“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2]老子的道德观深含哲学意蕴,至今仍有其独特价值。
“道”与“德”合用而成为合成词,则始于春秋战国时的诸子之说,如荀子言:“道德纯备,智惠甚明”,“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况不仅将“道”和“德”连用,而且赋予了它明确的意义,即指人们在各种关系中表现出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为了探明德育的概念,还有必要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考察它在历史上的一些不同指称。
《学记》:“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4]这里的“学”“教学”相当于今天的“德育”。
到近代,我国多用“道德教育”或“训育”等词语指称德育。普遍而明确地使用“德育”一词是从20世纪初,西方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制度传入我国才开始的。当时留美归来的陶行知先生深受杜威等西方教育家的思想以及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影响,痛感中国教育之落后,写下了颇富革新意识的《中国教育改造》,在谈及学生应成为学习主人时说:“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5]随后,“德育”之说逐渐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