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民主化运动的发展及大学适龄人口的增加,法国高校的入学率自上世纪中叶开始不断攀升[1],并于20世纪60年代末基本实现大众化。2000年大学规划中,法国政府再次强调每个年龄组中至少有80%的高中毕业生拿到毕业会考文凭,这一政策使法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在千年之交增长了近一倍,达到250万。为了满足入学需求,同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在全国的合理配置,法国政府采取了增加高校数量、扩大高教规模的做法[2],并在大学内部设立了大学技术学院(1966)、工程师学校(1974)、大学职业学院(1992)、师范教育(2010)使教育与文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与此同时,法国大学所应承担的两种职能似乎出现了矛盾。一方面,大学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接纳所有没有或者不能够进入选择性高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它们又必须保持教学和研究的高水平,创新并传播知识。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大学选择了在学习过程中减少学生,造成了法国本科的高淘汰率。同时扩招还造成了文凭的相对贬值,师资和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不足,高等教育和研究的成本激增与资金来源匮乏的矛盾愈加突出。
与不少其他西欧国家提高私立高等教育比例或将高等教育成本转由父母/学生承担的做法不同,迄今为止,法国政府仍坚持高等教育的免费政策[3]并始终没有放弃国家公共财政倾向教育发展的传统。但是这一做法并不意味着传统集权模式的坚挺,事实上,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的原则对于法国的政治生活和高等教育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这股影响力在法国发挥作用的时间较其他国家要晚的多(政治学家马洛尔将转变后的法国称为“后官僚主义”国家),但国家高层的理念和政策在过去几十年中的确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职能转变和大学自治改革。改革的政策中明显可以看出政府的意图是希望通过分权增强大学的自治,从而减少开支提高办学效率,同时自治带来的竞争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使法国高等教育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