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举一个案例,具体阐述问题优化的策略。
我曾参加某省举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位教师上了一节小学二年级苏教版教材中的童话诗的课,诗歌的标题是《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夏天来了,
夏天是小姐姐;
她热情地问我,
想变点什么?
我想变透明的雨滴,
睡在一片绿叶上;
我想变一条小鱼,
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我想变一只蝴蝶,
在花丛中穿梭;
我想变一只蝈蝈,
歌唱我们的生活。
我想变眨眼的星星,
我想变弯弯的新月。
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荷叶像一柄大伞,
静静地在荷塘举着。
小鱼来了,
在荷叶上嬉戏,
雨点来了,
在荷叶上唱歌……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活泼的童话诗。这堂课的教学分为两大板块:第一个板块是识字教学,第二个板块是引导学生理解这首童话诗。这位老师是按先学后教的方式组织教学的,她先让学生独立阅读这首诗,并且把“无指导阅读”变成“有指导阅读”,继而变成“问题导学”。她用多媒体投影出一个问题:
“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什么……现在老师问小朋友,你们想变什么呢?请说明理由……”
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先自由地读诗歌,再进行小组交流,然后老师安排分组展示:汇报本小组所选择的答案,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第一个小组派出的代表回答:“老师,我们小组都想变成透明的雨滴。”我听到这里的时候,就在听课笔记上打了一个问号,因为我不相信这个小组三四个同学都想变成雨滴。其实,学生个性化理解文本时是不需要进行合作的,合作就会“统一思想”,而只有在问题的答案具有客观标准的时候才可以“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