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中等教育产生于清朝末年。鸦片战争后,一批外国传教士在沿海城市办起了中学,是为我国现代中等教育之始。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新教育制度,中等教育才逐渐发展。但是,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能够接受中等教育的绝大多数是小资产阶级以上社会阶层的子女。中学的任务单一,结构简单。除了少数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外,大多数中学都是普通中学,任务就是为高一级学校准备新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最高年份统计,共有中等学校5 992所,学生1 878 000余人。其中,普通中学4 266所,学生1 495 000余人,占中学生总数的79.6%。在普通中学学生中,初中生又占绝大多数,约1 178 000余人,占普通中学生总数的78.8%。他们大部分不能升入高中,但学校并不为他们做就业准备。毕业以后只能去当学徒,或者回农村当农民,在劳动中学习一点技术,少数高中则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获得了受教育权,中等教育同整个教育事业一起有了空前的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头几年,由于要为建设准备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超过中等教育,高中毕业生不能满足高等学校招生的需要。高等学校甚至需从社会青年和在职青年中招生。因此,那个时期,中学的任务很单一,就是为高等学校输送高质量的新生。但到1957年,高中毕业生人数已超过高等学校的招生额。1961年后,超过数越来越大,就产生了高中毕业生的出路问题(见表1)。1957年4月8日,《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的社论,就是试图解决中小学学生升学和就业的矛盾。20世纪60年代初期,刘少奇同志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倡导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以便在不加重国家负担的情况下,既满足青年求学的愿望,又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对于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有着重大意义。在刘少奇同志的倡导下,当时的教育部、高教部等相继召开了教育会议和半工半读座谈会,研究推广两种教育制度。经过短短两年时间,全日制学校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半工(农)半读学校遍地开花,农村小学普及率有很大提高,农村中学得到很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