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的任务应该说是明确的。怎样进行改革?我认为需要从国情出发,借鉴外国的经验。这里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第一,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人力,在发展教育事业的规划上,要大力压缩高中的比例[2],同时认真普及小学,努力提高初中的质量,为升高中打好基础,使高中的教学水平恢复到“**”前的水平并有所提高。这样才能为高校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经过高等学校的“加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同时也为学生转入就业后进一步掌握科技打好文化基础。有人说:“现在国民经济正在调整,就业困难,与其学生初中毕业在家待业,不如多上几年学。”这种说法貌似有理,但仔细分析,利少弊多。延长学习年限是不可能解决待业问题的。要解决待业问题唯一的出路只有发展生产,组织多种经营。苏州地区和常州市的经验说明,生产发展以后,不是待业青年找不到工作,而是感到劳动力不足。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是暂时的,将来必将有较大的发展,教育要走在前头,为经济发展做准备,使现在在校的学生做好就业准备。而发展高中要根据国家的人力和财力。当前在师资设备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办起了比较多的高中,也是徒有虚名,不仅不能取得实效,反而会浪费有限的教育经费。不如把这有限的经费放到普及小学和办好初中上去。为了使学生在初中毕业时有比较完整的学科知识,初中学习的年限可以适当延长。
第二,从初中开始就要实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从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高中没有普及以前,初中就出现了阶级区分,这种区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固然有阶级偏见的因素,但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客观需要的反映。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小学还没有完全普及,小学毕业生大部分要走上农业第一线,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只达到30%~40%,经过高中的调整还会下降。初中毕业生大部分要去工作,因此,在初中阶段就应该举办多种类型的学校。农村中要大力提倡农业中学,城镇可办学习一种手艺的职业学校。农业中学是1958年的创举,它对改变农村的生产和文化的落后面貌曾起过积极作用。许多农村中的毕业生回到生产队担任了队长、会计、保管员、拖拉机手、电工、兽医、卫生员等领导和技术职务,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骨干。今天办农村中学的条件比1958年强多了,大办农村中学一定会对科学种田、农业现代化起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