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形式而存在。人们生产物质资料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进行,而是共同地进行的。因此,人们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彼此要结成一定的关系。由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和由谁支配的不同,就有不同的生产关系,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发展虽然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生产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同志这里讲的观念形态就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也包括教育在内。因此,教育不仅受到生产力的影响,而且受到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过来又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发展 一定社会的教育,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与社会发展五种基本经济形态相适应,就有五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我们在第一章讲到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时讲到了,这里我们只强调两点。
第一,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在政治和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教育上也同样占统治地位。例如,奴隶社会的教育是奴隶主实行统治的工具;封建社会的教育则具有鲜明的封建等级性;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则如列宁所揭露的:“学校完全变成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浸透了资产阶级的等级思想,它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