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教育改革无不影响到小学教育的改革,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理学和心理学对人脑和儿童心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些研究表明,过去对学龄初期儿童认识能力的潜力估计不足,对这个时期儿童思维的特点认识不清。原以为学龄初期儿童只能进行具体思维,所以对他们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注意不够。现代的研究成果为儿童早期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它有利地促进了小学教育的改革。近20多年来,世界各国小学教育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儿童入学年龄有提前的趋势。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有提前的趋势,青少年的青春发育期比以前有所提早。同时,根据早期教育的理论,世界各国把儿童的入学年龄逐步提前。德国原先规定儿童6岁入学,现在提倡5岁入学。苏联小学入学年龄在世界上是最晚的,要到7岁才入学,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幼儿园或小学为6岁儿童设立小学预备班,用小学一年级语文和算术教学大纲的一般内容进行教学,同时在一些学校进行6岁入学的试验。苏联1984年的教育改革决定中规定逐步实行儿童6岁入学。
(二)小学教育普遍重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各国小学都重视健康教育,注意校舍的设计和环境的布置符合卫生的要求;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疾病治疗。同时,不仅重视儿童的生理健康,而且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美国一般四五个学区就设一名教育心理专家,负责心理有缺陷的儿童的教育工作。
(三)教学内容上增加科学教育的内容。在小学课程中,本国语和算术仍然占最大的比重,一般都占总学时的40%以上。但近年来逐步增加自然科学教育的内容。苏联小学过去在四年级才开设自然课,1967年公布的教学计划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设自然课,现行教学计划是从二年级开始设自然课。日本小学也是从低年级就开设自然课,重视从小培养儿童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