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转变的时期,即从教育大国转变到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从传统教育方式转变到现代化教育方式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转变的时期,教育的环境正在改变,教育的方式正在改变,师生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扩宽了学习的环境,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师生关系。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那么教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八一学校与教师座谈时提出,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就为新时期教师的定位和作用指明了方向。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历来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权威。但是,在新的时代,教师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已经不可能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当今信息社会,学生可以从各种媒体获取知识,而且正如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说的,人的一生除了在学校正规学习外,更多的是非正式学习。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时时学、处处学。所以,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而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体系,传统的教育系统是由成年人设计、实施的系统,儿童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现代教育,儿童是中心,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把教师视为学生的引路人,就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的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相信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为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是什么?教师的主导作用怎么发挥?强调学生是主体,是因为一切教育结果都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不是被动的录音机、留声机,能够把老师的讲解都记录下来。学生是主观能动地汲取教师的讲课和教诲的人,学生只有通过自主的积极活动,才能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就在于启发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自觉的学习,才能有所收获。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了解学生的需要,把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