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六卷: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第一章 教育与文化

字体:16+-

研究一种教育,必须研究产生它的文化基础。20世纪初,英国比较教育家萨德勒(Michael Sadler,1861—1943)就认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对的,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德国的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1881—1974)和英国的汉斯(Nicholas Hans,1888—1969)建立了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法。他们认为,影响教育的因素有国民性、地理位置、文化、经济、科学等。汉斯把影响各国教育的因素分为三类:一、自然因素,其中包括种族因素、语言因素、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等;二、宗教因素,其中包括天主教传统、圣公会传统和清教徒传统等因素;三、世俗因素,其中包括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因素。[1]这种分类是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并不科学。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了影响教育的因素的复杂性。我们如果从人类的基本社会活动来分析,影响教育的因素应该分为政治因素、经济(生产)因素、文化因素等,其中,文化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尤为深刻,尤为持久。从许多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政治变革了,经济结构也改变了,但教育制度,特别是教育理念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只有研究影响某种教育的文化因素,才能理解某种教育的本质。今天,我们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就不能不研究中国教育赖以发生和发展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