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六卷: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革命教育的实践和形成的传统

字体:16+-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传入中国以后,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在革命根据地得以实践。“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崭新的工农政权。革命根据地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苏区时期,二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两个时期因革命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苏区时期处于土地革命和国内战争的环境中,为了土地革命的成功和反对国民党军事“围剿”的胜利,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教育工作也不例外。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6]这一方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运用。

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革命根据地不可能有系统的学校制度,主要以干部教育为主,培养党、政、军干部。苏区的干部学校主要有: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创建于1933年11月;苏维埃大学,创立于1933年8月;中央农业学校,创建于1933年;高尔基戏剧学校,创建于1934年等。苏区的干部教育,除设立干部学校外,还十分重视在职干部的教育,从中央到各省、县、区,都经常举办各种培训班,为革命战争和各项事业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除了干部教育外,苏区也很重视工农教育和儿童教育。为了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和阶级觉悟,各地普遍开展了群众性的以扫除文盲为主的文化运动,采取了各种形式,成立了各种学习组织,有夜校、半日学校、露天学校、星期学校、寒暑假学校、识字班、识字组、读报组、俱乐部、列宁室、巡回图书馆、研究会等。苏区的儿童教育实行免费的、义务的和普及的教育。学制规定列宁小学为五年制,分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初级小学三年,高级小学两年。为了适应农村的情况,列宁小学采用半日制和全日制两种办法,将年龄大的能参加生产劳动的儿童编入半日制班。为了使教学活动适应农业季节的需要,规定农忙放假,全年30天。列宁小学的学习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劳作实习是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