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六卷: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第一节 教育反思和各国教育思潮的涌入

字体:16+-

改革开放,让人犹如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发现外面的世界如此五彩缤纷。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各个方面都与世界发达国家拉开了距离,迫切需要赶上去,唯一的出路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二十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1]他又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提出和深入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问题。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早在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于是社会上开始重新重视教育。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犹如一阵春风,把“读书无用论”的乌云吹得一干二净。教育要恢复正常秩序,教育更要改革。教育要改革,首先要反思。

教育本质的讨论,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1978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于光远在一次教育座谈会上提出,教育这种现象中,虽含有上层建筑的东西,但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后来形成文章《重视培养人的研究》,发表于《学术研究》1978年第3期。一石激起千层浪,“教育本质”的讨论在全国教育界迅速展开。这次讨论参加人员之广泛,持续时间之长久,是前所未有的。据瞿葆奎在《中国教育学百年》一书中的统计,讨论以《教育研究》为主论坛,自1978年至1996年,全国各类报刊发表的讨论文章约300篇之多。

名为“教育本质”的讨论,实际上大多数文章谈到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问题,并出现了多种观点:“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之辨,“双重属性说”与“多重属性说”之辨,“社会实践活动说”与“特殊范畴说”之辨,“生产实践说”与“精神生产说”之辨,“社会化说”与“个性化说”之辨,“培养人说”与“传递说”之辨,“产业说”与“非产业说”之辨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