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六卷: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第三章 为素质教育正名

字体:16+-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争论

素质教育最早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5月19日,邓小平在会议上做报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5]5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16]此后,“素质”一词就不断见于国家许多文件和媒体报道中。

1987年,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一文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一词。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就此开展起来。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一提出,就引起教育界的争论。学术界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人的素质是指人的遗传素质,后天怎么能改变?有的学者提出,素质是中性的,有好的素质、坏的素质,素质怎么教育?教育实际工作者,特别是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提出,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之间是什么关系?素质教育是不是要取代教育方针?特别是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更感到困惑,他们说:“难道我们过去的工作都错了,现在要转轨了?不能理解。”有些教师认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有考试就有应试,不能一概否定“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