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七卷:鲁迅教育思想研究 和平之桥

三、批判封建旧礼教和旧教育

字体:16+-

《狂人日记》[6]

本篇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后收入《呐喊》。

这是鲁迅第一部用白话文写的小说,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尖锐地攻击封建道德为“吃人的礼教”的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的发表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也有着鲁迅对当时社会、对封建道德毒害的深刻认识。鲁迅本来对辛亥革命抱有很大的希望和热情。但是辛亥革命并未成功,只赶跑了一个皇帝,剪掉了几根辫子,新政权落到军阀官僚的手中,其间又经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一些遗老遗少仍然在提倡尊孔读经。鲁迅感到失望和苦闷,于是躲到绍兴会馆里一面抄古碑,一面思索着中国的未来。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到创作这篇小说的缘由。一天老朋友钱玄同来,劝他为《新青年》写点文章。开始他不愿意写,便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钱玄同则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鲁迅似乎被说服了:“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而且“便一发而不可收”,写了《孔乙己》等十几篇。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封建社会叛逆者“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反抗封建礼教的活动。借用“狂人”的癫狂尖锐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道德和伦常,指出这是“吃人”的道德。不彻底打破这“吃人”的铁屋子,中国就没有希望。文章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强力呼声。